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微型课题不能搞嘘头研究

发表日期:2014-10-30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时下又到了申报微型课题的时节,许多学校为了面子上风光,会武断地规定什么年龄的人需要申报课题,老师们也是赶鸭子上架,胡乱搞一个课题,选不选得上那是另外一回事,反正只要填一个表格,至于课题的过程性研究,那完全是另外回事,如果想要结题,只要在某个期刊上发表一两篇文章就足够了。

如此课题完全可以与发表论文等同,似乎脱离了课题研究的初衷,不利于一个老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事实上,许多课题,别看他们的阵势非常吓人,细细剖解,也不过是几个人围绕一个话题写点文章而已,实在不行,再搞点研究课,算得上给面子了,至于研究的问题到底解决了多少,那是很少去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课题研究年年有,讲台上依旧是原来的我,这样下去,课堂要想得到发展,那就很成问题了。

我们的老师为什么特别累,说到底,就是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一种活计,不思考怎么样的改进,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元素加入,教育对象知识结构的改变,自然会觉得力不从心,再加上学校背负社会的压力和任务愈来愈多,这些都会一股脑儿地传递到教师身上,教师的累也就不再怎么奇怪了。

我发现广大的教师是戴着镣铐跳舞,更主要的是旁边指手画脚的人特别多,本来非常美的华尔兹,在这个模式,那个套路的约束下只能变形,无法舒展开来,教育工作者不是身体特别的累,而是心累。

教师要想从累中突围,我觉得修炼自身的专业素质特别重要。可能有老师会说,你说得轻巧,我整日里如陀螺一样工作,哪有功夫去思考反思自身的课堂。其实,时间如海绵,只要你愿意,还是有时间供自己去思考并提高的,毕竟你不会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在讲台上,也不可能成日里批改作业,问题是,你一直用机械的、老套的方法来处理新问题,届时,只能愈忙愈乱,也不知怎么搞的,一天就在纠结中结束了。

其实,一个善于发现问题,思考怎么处理问题的老师,他不会忙乱地去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心里有谱,知道轻重缓急,乃至于在杂乱不堪地教室与办公室之间闲庭信步,这样的境界显然只有愿意研究自己工作的人才能够享受到。

人就是这么奇怪,你想尽办法想避开一些事,能躲则躲,等到了一定的时候,事儿闹大了,自己再收拾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那时候再下力气去干活,真的是愈理愈乱,焦头烂额,没有成就感是肯定的。

在不注意研究的教育工作者眼里,学校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儿都是给自己添堵的,找麻烦的,只要发生了,心情就会跌落到极点,带着情绪去处理问题,想想,可能轻而易举的事儿也会变得复杂起来。如果·你是戴着研究的目光去审视身边发生的事儿,这些事儿就不再是找麻烦的,相反是一个个课题研究的重要元素,你认真把握好了,十之八九都会从处理事情中长见识,从而给自己锻炼的机会,这是教育人正确地成长轨道。

我发现许多出名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手边又会有几个实实在在的课题,不是图什么热闹,而是钻心致志地搞研究,边研究边深入地观察课堂,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久而久之,就算研究的成果不够丰厚,但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东西那是特别宝贵的。

我主张一位老师每年都得写出三篇像样的文章,一篇是自己失败教训的反思性论文,一篇是自己成功的案例,还有一篇是如何提升自我的举措,这里其实隐含着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那就是这三篇论文是建立在研究教育对象,反思自我教育历程的课题研究基础上。

不要指望专家学者能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什么,只有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会不断地批评与自我批评,你才会正确地认识自我,从而提升自我的业务能力,这是许多优秀教师成功之道。

我觉得一个有收获的教育工作者,他每天都会特别关注教育教学细节,主动发现问题,从家庭、学校、社会、学生的个性去审视问题,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所学的教育理论去处理问题,不至于等到问题来找自己,而是顺着问题发现更多的问题,如此,你就不会手忙脚乱,而是非常有序地处理一个个问题,理智在处理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不断地锤炼处理问题的能力,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反思自我,从而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自己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这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无疑是特别有效地。

我反对敷衍微型课题研究,在选题方面,我们一定要结合自身教育对象以及教育环境实际去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如果是凭空想象,不注意调查研究,这样的课题就算真的研究,那也是想到哪儿干到哪儿,没有一定的延续和严谨性,课题尽管在论文等标杆作用下完成任务,对于自身的发展来说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天大不了可能对自己晋升或者评职称有点作用,那也不是主动研究,完全是被动式的研究,只能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工作量而已。

课题研究在教师的成长历程中特别重要,它能够让教师发现更多的问题,寻找更多的教育理论来支持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是有许多老师非常疑惑,我总觉得这事儿就怎么处理特行,只不过不知其为什么行。说到底,这样的老师是具备成为优秀的潜质,如果在研究上下一番功夫,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

课题研究常常与理论学习紧密相连,我们的教师不要回避各种问题,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各种问题,多问问这样做行吧,我为什么这么处理就行了呢,如果不这些思绪都整理出来,可以肯定,你一旦形成体系,也就会愈来愈接近专家型教育工作者了。

接地气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我们的教师千万不能忘记这一点,尽管我们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过分前沿的理论支撑自己,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最最宝贵的,不要随意让自己的教育心得流失,应该学会收集并认真梳理,不知不觉中,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学问,这是坐在课题研究室里的专家所没有的。我一直对于一线教师课题研究充满信心,毕竟,人家是接地气,时刻都在践行,时时都在检验自己的方法是否有效,这样的人更应该有发言权,更应该是课改的主角,问题是,在当下教育体系下,一些乌托邦的教育专家,他们却高高在上,可以任意地给台下的一线教师指手画脚,举的例子,无非是老掉牙的东西,实在没有办法,搬出外国的一些东西来,搞得下面的教师一愣一愣的。

只要是想要进步的教师,你参加一个个培训,什么人的讲座你听得特别认真,说到底,依旧是那些坚持在一线工作又认真关注自身课堂研究的教育实干家的话让你信服。高空中吹笛子,这样的纯理论研究注定了没有实在的意义,课题研究最终会被一线教师的真研究所代替。

一线教师想要从累与苦中解脱出来,研究自己的学生,认真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及时收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好的做法,对失败的东西进行认真地反思,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教育理论知识,始终以学生为本,以自身发展为主轴,如此,你的课堂一定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任何人所难以模仿的。

微型课题来不得半点嘘头,他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仰望星空,树立远大的教育情怀,同时又要脚踏实地,用理论与实践去检验一切,这样的课题研究就算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也会闪出金子般的光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