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招生乱象背后复杂关系

发表日期:2014-11-11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暑假期间,对于每个学校而言,都存在招生的问题,可以说,没有好的招生,你能力再强,也会打上折扣。据说,只要你高考成绩一流,马上会有几个名校给你来电话,说自己的优势专业,谈自己的特色强项,目的只有一个,你来了,不会感到后悔。

事实上,高考之所以引人瞩目,原因就在于,你的每一分都是那么的重要。同事的孩子考了一个像样的分数,没想到填志愿的时候,问题来了,离自己理想中的本一学校总是相差那么一两分,其实,无论你考多少分数,在理想面前,你总会觉得遗憾。

大学自主招生曾几何时被认为是高考的最好补充,可以发现特殊的人才,然而在人情大于天的社会里,许多没有坚持原则的人总是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结果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腐败现象,一旦暴露于世间,那可是举国哗然。一项特别好的政策,一旦有了自私自利的人,那么一个不正常的黑箱产业链也就诞生了,这样的选拔方式又让人觉得特别遗憾。

如今,高中的招生,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以等级森严来区别对待的,往往是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录取分数线,从划分录取分数线可以看出,城里的学校比乡村的沾光,重点学校比普通的有优势,普通高中比职业高中分数线高一筹,常常是地方教育机构做主,家长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填志愿,然后各阶层学校在同一天进行录取。所谓录取,只不过是各个学校提前发通知书,然后学生和家长准时报名而已。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这种等级森严的招生方式自然没有什么平等可言,但是从人们的渴望程度分析,每个人的孩子根据实际情况上了自己同等档次的学校,也算是一种快乐的事儿。当然了,一张试卷定前程,这样的考试方式自然会出现几家欢喜几家愁,从总体上说,绝大多数人还算满意。事实上,高中的这种招生方式也不过是大学的一种延续而已。人们喜欢于等级森严的招生方式,一方面只能怪自家孩子技不如人,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某种渠道让孩子有更好的学校去上。过去,有些地方为了满足家长这方面的需要,同时也希望通过借读来创点额外收入,有时候也睁着眼闭着眼允许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存在。社会在进步,制度也需要规范,今年招生,高中就已经取消了所谓的借读制度,什么样的分数上什么样的学校,这无疑更加凸显了分数的重要性。难怪许多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都会利用假期进行补课,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许多家长自发给孩子布置作业,把孩子的一天安排的满满的,只要孩子有点时间玩耍,马上就会大发雷霆。这一点上,我们不能过于抱怨家长的乱作为,是等级森严的高中招生制度决定了一切,有谁甘心自己的孩子在普普通通的学校就读,毕竟重点学校录取名牌大学的几率也高一点。

我有一种观点,那就是孩子是什么档次就上什么学校,就算你有通天的本领,如果孩子跟不上,你硬着头皮让孩子去学习,孩子会一直处于自卑自贱的状态中,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学习。当然了,你的孩子只不过是考试失常,也可以考虑花一些钱,让孩子不至于遗憾。

这种从起点上就不公平的教育只能让重点学校更加重点,普通学校更加平庸,就算你有超强的能力,也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少许进步,自然没办法和重点学校掰手腕。三星级、四星级高中就像宾馆一样,只不过有没有提供一流的服务,那就很成问题了。这几年,我发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到地方最最重点学校上学,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原因很简单,学校里好学生多如牛毛,你一个小毛孩,又有多大的能耐如名师的法眼。自然会有家长想办法让老师睁开双眼,这也就为腐败提供了可能性,为什么许多老师愿意削着脑袋往城里、重点学校去挤,这一点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诱惑,事实上在老百姓心中,这样的现象也是有苦说不出。

随着名校、重点校的效应愈来愈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也就必然导致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也在为自身的招生想出各种主义,谁成为名校,谁成为重点学校,谁就有机会不为招生而烦恼?

老百姓评判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才不管地方教育机构的考核制度,只关注这所学校考取了几个重点高中的,如果没有重点高中,就算你平日里活动再丰富,教师吃再多的苦,他们也不买账。

如果说是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产生了学校的优劣,那还没有什么,问题是,校与校之间之所以阐述差异,那完全是政府的行为,那就值得深思了。有人说得好,如今,地方政府想要把一所学校办好,你就能从政策上得到许多倾向性的帮助,比如优质的师资,出色的管理人才,再加上硬件投入,这样的学校不办好那才叫怪呢?事实上,当下许多地区的教育都是以牺牲乡村学校为代价的,一方面把乡村优秀教师往城里抽调,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动员乡村的优秀学生到城里就读,目的只有一个,一方面继续巩固政府扶持学校所谓重点的声誉,另一方面也可以拉动学校所在地的房地产。有这样的一种正常现象,一所学校办好了,马上周围的产业链就跟着繁荣起来,一些老板就会买地搞什么学区房。政府如果想要拉动一个并不起眼的地方房地产,只要花上一些钱把所谓的名校、重点校搬过来,一切都迎刃而解。我们看到乡村的学校在一步步萎缩,为了与城里学校做最后的博弈,在原有撤并扩建的基础上,搞什么超现代化的学校,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优秀的教师,吸收更加优质的生源。如此下去,许多家长就近入学的局面被彻底打破,许多家长动员全家的力量来维持孩子上学的安全,一些老年人本来可以开开心心安度晚年,这时候也只能非常无奈地挤公交车,就是希望能够减径子女的负担。

在公交车上,我们常常会听到老人们在絮叨,一方面为后辈能够到城里上学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奔波而牢骚满腹,想想也真的够折腾人的。就近入学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在文件上还存在,只有那些没钱没背景的孩子被动的选择了就近入学而已。

当下农村学校危机四伏,上面的考核就如紧箍咒一样,天天在你的头顶上念叨,什么破生源论了,什么加强管理了,只不过如果这些都是管理能够解决的话,为什么那些重点学校还要想尽办法到乡下来挖生源呢?

据说,有些重点的城里学校,只要你小学毕业考试在290分以上的,就可以不需要任何条件都能够录取,如果成绩一般,就算在其周围买了房子,也会以各种理由把你拒之门外。正所谓城里学校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乡下的学校只能为城里挑剩下的买单,难怪城里的教师抱怨学生太多,乡下的教师抱怨生源糟糕,没有积极性。事实上,为什么有些孩子存在学习上的问题,究其根源,还是在环境上出了问题,包括家庭的、社会关系,只要我们的老师愿意去做,孩子还是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可悲的是,当地老百姓不这么认为,他们评判一所学校的标准依旧没有改变,殊不知,在招生问题上就没有显出公正性,又怎么能够从根本上发生改变?除非你一开始就注重抓质量,有好的基础,自然有好的学生光顾,如果在某任上出了问题,那么后来者不知要想多少办法,至于效果在那儿,也不要有过大的奢望。

蔡林森、崔其升这样的管理者毕竟是凤毛麟角,就算他们来了,也会倒吸一口冷气,因为谁都知道,有了优质生源,一切才会从根本上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