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警惕压迫者教育思维

发表日期:2014-11-16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者,需要静下来,用笔记一记,用心想一想,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收获。我常常在闲暇时浏览凌宗伟校长的南通教育博客,先生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特级教师,每天都能抽出时间,快快乐乐地在这个平台上写一些东西,给我们这些刚刚入道的人以启示。

先生最近在对话方面又有了心得,一场非常有意思的沙龙活动,淡淡地散发着思想的气息,给了我们这些后辈以更大的收获。先生在于同仁们交流时提到了一个词眼,那就是压迫者,从一本书《被压迫者教育》里引起这个话题。

人活着,有时候在莫名其妙地犯错误,一旦有了理论的纠正,确实会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压迫者,我们一直在反对这样的行为,可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地在充当这样的角色。

这个世界为什么存在压迫与反压迫,我想这与人们的言行的暗示有一定的关系。凌宗伟校长指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常是我对你的关系,而不是我和你的关系。细细思量,又何尝不是呢?

一个小孩子来到这个世上,他们常常流着口水听着一大串压迫者的话语,“这个不能做”、“小宝宝乖,那个不能动!”、“你怎么老是动个不停。”“小宝宝,那个不能够拿呀,拿了会怎么样?”……

稍微长大之后,又会听到“你怎么会这样,就不能听我的话吗?”、“怎么又搞错了,我说过多少遍了”、“你应该这样做。”“你一定要做个好孩子。”……可以说,大人常常是以命令的口吻来决定小孩子的行为。

自然地,小孩子是典型的被压迫者,他们由于在许多方面不如成年人,只能在违背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之上默默地忍受这一切的存在。其实,小孩子时刻没有放弃反抗,他们也在学着大人的口吻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再加上目前的独生子女占得比例较大,几个家庭围着一个孩子子转,首先,小孩子用哭闹来暗示大人,一旦会牙牙学语之时,又会用简单地动作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无非是眼睛瞅瞅、小手指瞄瞄,等到学会了说完整的话,又会用一些蛮横无理的动作和语言实现自己的目的……几乎每个大人都是在和孩子斗争的基础之上实现畸形成长的。一开始小孩子处于弱势,渐渐地,大人的权威受到挑战,直到彻底败下阵来。有些大人会感叹道:“怎么这样,某某以前是多么的听话呀!”

在这样的家庭里生长的孩子,也学会了用各种方式对付课堂上的老师,自然学校里也会产生压迫与被压迫这样畸形的关系。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指手画脚,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反反复复发出指令,老师对学生则是没完没了的作业和问题,这样的关系在教育行业变得非常地正常。

管理者利用自己的权威来压迫每一个教师,教师则利用自己的知识来压迫每一位学生,孩子们则利用自己通过不同途径学到的东西来挑战权威,尤其是进入初中,自己的个子长高了,学习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积淀,这也就是所谓的青春叛逆期吧!

其实,人在潜意识里还是希望自己的个体得到相应的尊重,也就是人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小孩子,在学习、生活和娱乐时,也希望大人的积极参与,如果大人乐意放下自己的架子平等地参与一项活动,孩子们的热情会非常的高。

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般会觉得非常的快乐,原因是我们的幼儿教师善于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哪怕是说一句话,都是那么的悦耳动听,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或者中小学校很难做到的。人们常常会因为社会的压迫把一些事情处理地非常的简单。许多老师都会这样认为,与其让这些孩子在课堂上讨论,还不如自己讲解来得直接,这也直接导致孩子们学习的枯燥无味。人要想学好一门知识,不是单方面地接受知识,而是在经历一件件事情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必须得知识,从而更加合理的生活、学习。

我们有时候也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有多糟糕,但是课堂上的对话有时候也是不由自主地,一个教室四五十人,面对一个话题,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中心,可悲的是,这个中心常常是老师这样的角色,无论你怎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样的压迫者的身影总会在不经意间降临到老师头上。孩子们因为老师的角色而被压迫,因为所学的知识而被压迫,更因为压迫的社会而被压迫,久而久之,压迫者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大脑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这一个个个体自然会进一步加深社会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平等的思想又怎么会到人们的骨子里呢?

一个教师,时时提醒自己要超越压迫者这样的角色,只要做的人多了,教育就有了希望,社会也会更加的幸福、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