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教师需要关注孩子灵巧的手

发表日期:2014-12-3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教师,就会发现,我们的孩子的手十之八九都是机械地进行操作,无非是写写作业,做做小动作而已,至于有没有在智力上进行有意地安排,似乎少得可怜。

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孩子,上课进行到一定时间,就会不由自主地做起小动作,老师发现这样的现象,往往大为光火,殊不知,这种束缚孩子手的行为非常自然地让孩子学会了走神,除非你的课无可挑剔,孩子的手在忙个不停,否则,做小动作是自然而然的行为了。

一般情况下,老师们为了处理这种上课做小动作的行为,要么找一些题目故意刁难,要么让孩子以固定的形式端端正正地坐在下面,只有回答问题的时候,才允许把规定的右手举出来,否则,手是不可以轻易地动来动去的。记得有一个老外到中国的课堂上来观摩,就非常奇怪,这些孩子整齐划一地把手放在桌上,眼睛齐刷刷地看着老师,没有指令孩子是不可以在课堂上干出其他的花样的。

俗话说,心灵手巧,可是如果把孩子的手仅仅局限于回答问题举起来,没完没了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类的话,恐怕教育教学的一致性非常成问题。我们的孩子常常有这样的不解,自己明明心里的答案是对的,可是在笔端上出现的答案却背道而驰,乃至于测试结束,也一直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等到试卷发现来,才发现自己真的错了。

我认为这种手脑不一致的现象与平日里束缚手的行动有关系。人的四肢都是与大脑联系在一起,如果不给四肢一定的活动空间,自然会出现四肢的行为给大脑传出假信息,这样的无条件反射影响答题效果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我们的手非常痛苦,只要干起活来,要么是高难度的默写、测试、练习,要么是机械地抄写、打扫,很少出现以手为主题,设计出各种花样的成果来。本来学校美术课可以让孩子在手工制作方面玩出花样,在音乐课上通过和谐的节拍唱出美丽的旋律,也可以通过一个个实验增加孩子对自然科学的认识,甚至还可以透过形式多样的手势来加强知识的记忆,可惜的是,这些本来可以充分利用手的机会都被无限制地简略了,这样出现一些纸上谈兵的高分低能人才也就不怎么奇怪了。

游手好闲,说的就是一些人没有把自己的手用到刀刃上,结果整日里无所事事,自然干不出什么成绩,你也别指望他会有多大的创造力、思维力。陶行知先生就强调人有两个宝,那就是双手和大脑,不注意双手的灵活利用,干起活来我们总觉得有点不伦不类,往往不知道一件事的深浅,总喜欢信口雌黄,这显然不利于一件事出色的完成。

我们知道大脑决定了双手的行动,但是双手的灵巧运用也会反过来促进大脑的发展。一个灵光的孩子,他不会目光呆滞,双手软弱无力,会闪着金光的眼睛,手会随着思想的传递表达不同的意志。

人们总喜欢孤立的看待一个人的发展,固执的认为上课认真听讲,就是眼睛一直盯着黑板,嘴非常自然地跟着老师后面捣鼓,至于手那就必须听从老师的指令,要么是别在身后,要么是端正地放在桌上,要么是没完没了地记录老师的金口玉言,美其名曰“课堂笔记”,这些听话的孩子在接受老师的知识时自然会心无旁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整齐划一。

可是,这也出现了问题,这些孩子学的知识往往缺乏实践性。很简单,是不是什么东西只要用眼睛看一下,手就会万无一失地操作起来,我看未必。比如学自行车,我们如果按照课堂上讲授知识的逻辑,只要老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幅自行车的画,然后用手指着自行车的一些部位做一个说明,明确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你听完了,记住了,是不是就能够骑自行车了。这样的常常只要是骑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当然是非常荒谬的。没有手和脚的灵活实践,是很难找到成功驾驶自行车的感觉的。

一个成语是一窍不通,说的就是人哪怕什么方面都传授了,可自己感觉没找到,一样的是非常痛苦不堪。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认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没有那个师傅在传授徒弟心得的时候,只是在纸面上比划,不愿意让徒弟在操作中长记性,我看这样的师傅绝对不是什么好师傅。明智的师傅会让徒弟先摸索一些简单的活计,等到有了一定的功夫才会传授一些技术活,这是必须的。做教师也一样,我们没门学科都有一些基本的零件,如果在初始阶段不注意手、脑、眼、嘴并用,事实上往往效果不怎么好。语文学习汉字需要用手进行比划,英语单词记忆常常需要进行书空,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的简单知识记忆与各个器官很好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调动全身心的学习才会变得更加实在、有效。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许多思想流派,我发现儒家为什么不能使我们这个民族永远走在世界的前列,原因很简单,后辈之人学习四书五经,总是在嘴上下功夫,俨然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会在实际检验中得到新的创造,这是非常糟糕的事儿。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是一个典型,整日里好喝懒做,不愿意干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儿,一味地做着发财当官的梦,靠着这种思想的人引领国家发展,自然不会走得更远,只会每天想尽心思巩固自己的地位,来个窝里斗,这样下去又有什么出息呢。面对人家的枪炮败下阵来,也是在自然不过事情了。

曾几何时,有人形容知识分子是百无一用,就算造反或者变革也是一事无成,否则,班超也不会投笔从戎,祖逖也不会闻鸡起舞,岳飞更不会八千里路云和月,再看看毛泽东主席,不也在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所谓的党八股,殊不知朱元璋这样的大老粗为什么要推行八股取士,不也是讨厌那些文人文绉绉地从三皇五帝说了许多东西,最后有用的就几行字。

科学与思想如何进步,我觉得是一双眼睛在发现问题,一双耳朵在听取意见,一张嘴在发表意见,那么一双手就在不停地诊断、探索,从而验证并解决问题。试想想,如果没有伽利略、爱迪生、瓦特……这些善于手脑合一的人,世界说不定还处于黑暗之中,那遥远的星空自然会显得神秘不已。

一个伟大的智者,他应该有仰望星空的情怀,同时也要有脚踏实地地行动,这显然需要每个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使用各个器官进行判断、反思、验证,从而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在否定之否定中向前发展。

我们这个世界不缺乏天才,问题是许多天才都把一双灵巧的手给束之高阁,不是干一些高技能的事儿,这也许是教育工作者最容易忽略的东西。正因为孩子没有充分地挖掘潜能,导致许多孩子遇到实际操作性的实验,就会手忙脚乱,遇到家务活,就会避得远远的。再看看扫地这样的活儿,许多孩子总是敷衍了事,东边一点,西边一点,就是不愿意把地扫干净,不要说孩子们了,就是我们的老师,自己待的办公室也未必就那么一尘不染。

如今,一些部门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从上到下要求学校开全开足课程,要求老师要在生活上给以孩子以指导,甚至出现了社会实践基地,让孩子在炒菜、煮饭、干农活中获得一些启示,这对于手的发展显然有力的。

我觉得这样做还不够,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让手和脑和谐的融为一体,就像写文章一样,不要坐在办公桌前焦虑不堪,只要写出来,说不定你的思维会进一步得到激发,美妙惊奇的文章自然会得到,正如陆游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我们的孩子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至于如何合理地利用起来,这还是一门学问,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用心斟酌,创造更加神奇的教育人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