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这一回话题仍是鲁迅

发表日期:2014-12-9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最好不要回答他们的提问。如果你说了,你的话有可能被歪曲、被断章取义,登在报纸上和网络上,你百口莫辩。你不可能申辩成功,他们不但不会发‘更正启事’,睬也不睬你。”

  ——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对同事戏读教育类的“米兰达”。因为每一次教科书选文风波,记者编辑总是纠缠不休,要求发表意见;我的经验,一旦卷入,总不免给评论者提供新的“误会点”和“打击点”,而如果不置一词,他们又会暗示读者,说心虚逃避。故而即使知道这个“米兰达”,也不得不再作冯妇。

  媒体上有关语文教科书的选文,隔一两年都要掀点波澜,这并不表明社会重视语文教育,而可能恰恰在于认为语文是可以轻慢一下的学科。很多局外人对语文教科书发表意见,凭的是个人的学习经历,他可以认为这是最好的,也可以认为这是最不好的。然而,在中国,一种教科书每年至少有几百万学生在使用。

  十多年来,每当媒体掀起教科书选文争议,作为教师,总是要被强拖进去,最近几回的话题都涉及鲁迅作品,争议蜂起而不了了之,精疲力竭。增加一篇,或换下一篇,清清楚楚简简单单的一件事,被污得不清不白,添那么多麻烦。有关刊物坚持要我发表一点意见,我有些不耐烦,因为实在没有精力去和媒体纠缠。这回风波起因,是人教版七年级教科书修订,换下一篇《风筝》。这件事,如果不声不响地做了,媒体不关注不炒作,不多此一举地解释原因,网民漠不关心,也不至于弄得沸沸扬扬,传遍海内外,被放大到那样敏感的地步,“抢新闻”和制造轰动效应,往往适得其反。而喧嚣与浮躁之下,事情也变得无聊无趣。有人来电话要我发表意见,我知道这一回仍将一如既往地被断章取义,遂反问:“你读没读过《风筝》?”不出所料,对方答“我马上就找来读”。——我想,如果我认真地回答他,那才是“我真傻”呢。

  在信息时代,了解一件事来龙去脉,核实其真伪,途径多,速度也很快,然而一些有影响的媒体总是不顾社会后果,不去作最简单也最必要的核实,热衷传播有关教育的不实消息,引发社会争议,干扰教育教学改革;对教育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却总是熟视无睹或噤口不言。评论语文教科书选文,是抢眼球的活计,真正的“既英雄,又稳当”。

  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没有必要也不宜在公共媒体上讨论。客观而言,语文教科书的建设环境比较脆弱,媒体对此不必过度关注,如果掌握情况不够全面,所传达的信息不准确,不仅会干扰教科书的编写,也会误导读者,在社会上造成更多的对母语教育的误解,而每次造成混乱之后,也不会有任何人出面承担责任。时下教科书的编写,如筑舍道旁,不得不经受七嘴八舌,又因为一些媒体的轻慢,风吹草动风声鹤唳,编者左右为难。2004年,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五模块收入《阿Q正传》全文,当时的考虑,作为课改试验,此举可以满足一部分学生经典阅读的需求,况且没有要求“全教必考”。试用阶段有不同反映,一些教师抱怨课时不足,个别媒体也报道过一些教师教学全文有困难,业界也曾有人质疑,用语比较夸张。2006年,编者把《阿Q正传》从必修本中移进《读本》,这也是苦心之举,在我看来,颇有些像阿Q辈观察时势的辫子,可盘在顶上,也可以放下。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随即就有媒体报道“《阿Q正传》从我国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消失”,——他们永远有话可说。

  那么多语文教学界之外的人随意发表意见,几乎每个人都想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趣味推荐并固定篇目,更有些语文教师,以自己的好恶给课文贴标签,这些,可能都欠认真。所有的教科书都是时代的产物,教科书编写者的智慧是有限的,而人们对用于母语教育的材料也会不断地有新的认识,“变动”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不断地尝试新事物,探索新的路径。

  硬要我就语文教科书问题发表意见,我只想说两点。一是珍惜教育改革的成果,坚持“一纲多本”。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13亿人,关于“山芋”的叫法就有几十种,“馒头”的含义,南北不同,“八大菜系”之外,有无数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法,没有哪个政府有能力统一全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东西南北,城市乡村,基础不一样,发展有先后,语文教科书建设必须走多元发展的路,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因为这是母语教育的需要。二是要重视选择性。对“选择性”的理解,最低层面,即允许教师用教科书教学时,对课文有所取舍。一个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即使在同一所学校,班级生源也不尽相同。语文教科书能满足教学的一般要求就可以了,教学中对教科书作适当的调整取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比如,一册教科书,选文30篇,备课组统一要求必教20篇,余下的10篇中,由教师选教5篇,这种做法,多年来在很多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几乎是不成文的惯例。有什么必要把一本语文教科书一课不落地从头教到尾呢?那样做,效果真的好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教科书不过是个例子”(叶圣陶),既然“不过是个例子”,那就必须因材施教,没有必要把课文奉为金科玉律,允许教师少教或不教,鼓励学生自读。

  教科书不过是个例子,“例子”固然要好,但更为重要的是,使用教科书和读本,要举一反三,大力倡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师大附中让高二学生集体读完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要学生读长篇小说?”“为什么要选这一本?”——教师有必要回答这些问题吗?有精力去纠缠吗?为了让学生读点经典作品,花很多精力向家长,向校长甚至向同行去普及语文教育常识,是否值得?于是有些学校的老师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取法乎上,读点经典,有益无害。如果一遇非议即放弃,语文教学仅仅是“上课文”,把“例子”当目的,肯定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有人反复追问“读了经典作品能否看到什么效果”,因为他要“立竿见影”。教师也不便回答,说什么都会有遭非议,盖人们对阅读教学的理解不一样(应试型语文教师就不主张读小说和现代诗)。他所谓 “看效果”,无非是要看高考成绩,其实,这并非不能给人看,就看他能否尊重常识了。最近接触一名应届高三学生,高中三年她读完三百本书,很少“做题”,参加语文高考,也轻松过关,她认为 “试卷有难度,但意义不大”。她的阅读量超过很多语文教师,眼界开阔,境界高了,语文教科书在她眼中,真正的“不过是个例子”。

  十二年的中小学语文,就那么十多篇鲁迅作品,真的不算多。今年遇到一位开小货车送货的老工人,很爱读书,他告诉我,他喜爱鲁迅,他有一套《鲁迅全集》,读了很多年了。这就不得不令我遐想:他当年的语文老师是谁?有教师认为《风筝》难教,也有很多教师认为并不难教;有人反对鲁迅作品入选,也有很多教师不认为“鲁迅作品过时”。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不能回避,一篇课文,哪怕文本浅易通俗,没有“教参”,一些教师也照样喊难。同样,专业底子好的教师,什么教学文本也难不倒他。据2010年的统计,苏教版高中选修教科书《鲁迅作品选读》印了25万册,也就是说,六七年间,有几千人次教师自觉地在教鲁迅作品。这本教科书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教学的确有难度,但是,毕竟有一批教师在默默地带领学生“打底子”,我认为,这是语文教育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