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大学生虐猫,文明人缘何做野蛮事?

发表日期:2015-4-12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近日,四川农大研究生虐猫事件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当事人在学校责令下向社会道歉。事实上,此类事件近年多有发生,从舆论反应看,公众对当事人为“学生”的虐待动物事件尤为敏感,不仅对个人予以道德谴责,同时也指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力。

施虐者受教育程度越高,野蛮与文明的反差越令人震惊

  心理研究人员认为,虐待动物事件屡屡发生的原因是施虐者自身人格上有缺陷,或者说是一种心理畸形。大部分施虐者在成长期过程中,由于爱心和德育教育缺失,成年后往往会导致畸形心理产生,还有的人因为在生活工作压力增大的时候无法宣泄,才会采取这种极端方式来发泄,以获取心理平衡。

  网友“忙碌的蚂蚁”说,虐猫是一种反社会性原则的心理,虐猫者都是一群智商很高的人,一般情况下不会承认自己的行为有错,而且会想出很多的理由来为自己托罪。如果事情闹得很大的时候他们会道歉,但他们的道歉并不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的道歉只是让大众不再追究更深的责任。

  记得在2003年,“食人鲳”出现的时候,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时,有饲养者说:“它吃东西比较好看,因为它有非常锋利的牙齿,先攻击食物的尾巴,再吃食物的腹部,这个过程让人很兴奋。”在北京,两个“学生”模样的人对记者说:“我们买它是为了看它捕食活鱼的样子,那有多刺激呀!” 食人鲳一度俏销,说白了就是这种动物能满足一些人残忍与血腥的需求,给他们感官上以刺激,这才是“卖点”之所在。

  大凡是动物园里举行食肉动物噬杀弱小动物活动之时,虽然场面血腥,但观者如潮。甚至,有不少小朋友也趋之若鹜。我的一位朋友曾做过一次学生作文大赛的评委,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讲述了一只老虎怎样撕吃了一只鸡。这位小学生有些心惊肉跳,他妈妈出来开导他说:将来你要进入的社会就是这样。于是,小学生写道:“真是有教育意义的一天啊!”从这个孩子的家长“弱肉强食”的世界观里,我们可以窥见人心日渐暴虐的现实。并且,这种倾向也在强加给天真的孩子。

  这些事件的频发,至少反映了人心之中期许真善美的力度在弱化,趋恶的因素在增加,这种倾向是令人心悸的。在这种暴虐倾向及动机的驱使下,我们不难预测,还会发生一些比研究生虐待小猫更让人不可思议和可怖的事情。(田德政:《研究生虐猫透露出人心暴虐倾向》,红网)

  有位网友说:“这个社会连人命都无所谓,更何况几十只猫呢。”不是么,我们周边不是充斥着对人命无所谓的新闻吗?为了100块钱,医院可以将重病病人弃之不管;一两百人死亡的矿难,在我们的眼中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当我们对人的生命都不存一丝敬畏之心时,更何况对猫呢?难怪有网友说残害几十只猫算什么,有些黑心矿主一次就残害了一两百条人命呢。(杨绍福:《对生命缺乏敬畏不只是个人的病态》,燕赵都市报)

我国尚无法律制裁虐待动物行为,道德谴责易遭遇尴尬

  中国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但是对于虐待流浪猫狗这一块还是空白,所以一般发生了这种事情,公安部门也很难介入,只能从道德上对行为人加以谴责。

  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已有反虐待动物法案,而中国在这一方面法律是空缺的。据报道,美国两名十六七岁的少年为了看看“猫的尾巴点着后,是否像动画片表现的那样上蹿下跳”而用打火机将一只名叫威斯蒂的灰猫点燃,致使它的35%的皮肤被烧伤,并永远失去了左后腿和大半截尾巴。这导致美国科罗拉多州推出了《威斯蒂法》,把虐待动物由原来的“不良行为”上升到重罪。去年11月,美国纽约州杨克斯(Yonkers)一名男子将25只死猫装进塑料袋并吊在树上引起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人员关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News)说,那名60岁的男子卡喀摩(Rene Carcamo)以虐待动物罪被逮捕。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旧金山26岁华人留学生Kun Sun(音译:孙坤)饿死宠物狗并弃尸一案在旧金山司法大楼开庭。孙坤目前被控一项虐待动物重罪。

  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缺乏禁止虐待动物方面的法律,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方略不相符合。呼吁尽快制定保护动物方面的法律,与国际接轨。保护动物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停留在道德层面上。(蔡正清:《街头虐猫被处罚不是小题大做》,蒲公英评论网)

  虐杀动物事件有别于前几年清华刘海洋残害狗熊事件的核心问题在于,猫和狗熊因为物种的不同,享受的保护待遇不同,在一个并不盛行动物福利至上的国家内,不能无限夸大研究生虐杀动物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这一点也决定了不仅仅校方,全社会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除了道义上的谴责,还有什么更有力的武器回应这种令人发指的暴虐?

  有人可能又要把责任归于制度的欠缺,认为应该给这种行为迎头痛击,国家法规的修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动物福利立法也许是立法的一个方向,但未必是当下立法的重点,同时,也要考虑到节约使用立法资源的问题。似乎可以考虑修改高校的校规,要求所有学子不得虐杀动物,这样又会引出另外一些问题,这种规定是否超越了高校教书育人的范畴,在高校管理越来越倾向于给学生更多自由的今天,拿不得虐杀动物说事,是否有矫情的味道?(高点:《是否校规中该增加“不得虐杀动物”》,新华网)

加强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一起推动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时下,校园虐待动物恶性事件的频发,无不是对生命漠视和践踏的恶果。生命高于一切,当生命被随意漠视和践踏,人类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道德底线。

  究其根源,长期以来,重智育而轻德育,尤其是忽视学生做人的基础道德教育,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存在着严重的道德缺失,表现为自私任性、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唯我独尊等。现在很多青少年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怜惜。很难想象,一个失去社会公德、没有责任和爱心的人会爱人民、爱祖国以至报效祖国,担当起实现中华梦的时代重任。(许兴亮:《让生命教育回归校园》,蒲公英评论网)

  当年,刘海洋伤熊事件发生后,某名牌大学校长曾声称,“如果刘海洋的出发点真的是为了研究,这件事也说明我们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机会太少”。一时间,舆论哗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动物权利、福利观念已深入人心,如此怪论不见了,但要正视的是,大学教育仍存在不少弊病。以虐猫为例,虐待者似乎是冰冷的机器人,没有感情,充满了冷漠和自私,为了几十元钱就去虐猫。可以想象,生活中此类人能友善地与他人相处吗?美国《防止虐待动物法》的一个指向就是残忍对待动物的人,往往也会对人类有暴力相向。而我们强调的人文教育就是教学生与自然、人及社会和谐相处。两者结合,可以看到,大学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缺陷依旧严重。惟有认识到生命的平等,才能在尊重人类生命的同时尊重动物生命。虐猫的根源就在于生命平等教育和文明意识的缺失。(朱四倍:《责令虐猫学生道歉,学校教育更需反思》,蒲公英评论网)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而20世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医生史怀泽在他的著名论著《敬畏生命》一书里曾写道,“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生命”。他还说:“人连对动物、植物的生命都要敬畏,难道能不敬畏人的生命吗?”一个从小就不懂得敬畏动物生命的人,他长大后也就不会敬畏人的生命。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也对此进行了证实:那些小时虐待动物的孩子,长大后身上都有暴力倾向。(菡月:《人需要的是对生命的博爱》,新京报)

  结语 虐待动物当然是野蛮行径,这个不难判断。如果是受过教育的人做出这种野蛮事,那就复杂了,可能要从心理、教育、社会等方面详加分析才好作结论。但有一点是确凿的,那就是我们对知识、对文明不要过于自信和乐观,如果背离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护,类似文明人做野蛮事的情况就会频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