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在丰县大沙河果园的日子

发表日期:2015-4-15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说起来,我也算是一名知青。

说起知青,50岁以上的人自然联想到老三届。其实,在老三届之前的上世纪50年代,以及老三届之后的我们“新三届”,都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

老三届,是指1966年夏季“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在校的高中、初中各三届学生。“文革”期间积压下来、到“文革”后期陆续入学的被称为“新三届”。对“新三届”的习惯叫法,是按照小学毕业进入中学那一年的年份来叫的,比如,“新三届”的666768697071,分别应该对应这几届学生小学毕业进入中学的年份。我们是69届,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是69年小学毕业进入中学读初一。没错,1969年我们的确进入中学读初一,只是之前的小学四五六年级根本没有上,是在家度过的。我们69届进入初中的时候,初中学校里已经有了6768两届学生。由于“文革”后期政治风云波谲云诡,政策形势变化无常,“新三届”的情况较为复杂。有没上几天学就分配工作的,有初中没上完就升入高中的,有读了高中又下放当知青的。

知识青年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但有一种说法,引起了我的关注。有人说,知识分子下放与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有关。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从现象上看,毛泽东喜欢知识,但不喜欢知识分子,或者说,喜欢像他自己一样的知识分子,不喜欢学院派的知识分子。有人把毛的这种态度归结为他当年未被北大录取,这个推断只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了。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知识分子同工农大众相结合,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观点。这个观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已经很明朗了。建国后,1955年,毛泽东又提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毛泽东的这句话,成为从50年代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

1969年,老三届开始下放。我大姐通过她婆家的关系,安排进了异地的一个工厂,哥哥参军到了部队,二姐在河南滑县老家,三姐属于新三届的68届,进入中学时间不长就分配了工作,妹妹还在读书。

在初中的情况,详见“我们69届”。

1975年,我们69届开始下放。但是,我们的下放和老三届的下放在政策规定、生活条件、劳动强度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老三届下放父母单位没有介入,是全市统一组织的。我们69届下放时,开始按照父母所在单位确定下放地点以及如何动员、如何送行等。我父亲的所在的徐州橡胶厂属于化工局,化工局定点的下放地点是丰县大沙河果园。当然,丰县大沙河果园还是其他几个系统的下放点,比如粮食局、邮政局等。

19756月,69届第一批知青下放。由于在徐州的姊妹几个都没下放,母亲不能接受我去农村这个现实。因此,母亲坚决反对我走。此后,父亲单位加大了宣传攻势,开始了反复的动员。父亲一生要求进步,一生追随共产党,一生响应组织号召。在我下放这个问题上,他怎肯落后呢?就像当年我哥哥姐姐面临下放时一样,父亲回家后就替厂里做我母亲的工作:“还是让景忠走吧,到哪里不是一样生活?再说果园是个农场,有工资,有食堂、宿舍,条件也不错。景忠不走,我怎么给厂里回话呢?”母亲的态度由开始的“坚决不走”,到后来的“看看再说”,再到后来的不吭声,我知道,母亲为难了。她既不想让父亲在厂里难做,又不舍得我下放,只好沉默。我想,是我明确态度的时候了。

19751226下午,我和化工系统的其他几位,分乘两辆客车,来到了丰县大沙河果园第五分场。

35年过去了,那一天的情景,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恍若昨天。

谁说岁月无痕?岁月的某些时点,由于有了一些特殊的意义,便像雕琢镂刻一般,永远不会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