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我们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充满期待

发表日期:2015-4-18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我们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充满期待
乡村教师支撑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大厦。然而长期以来乡村教育总是难以突破发展瓶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对乡村教师的编制、职称、待遇、荣誉等方面没有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导致乡村学校留不住优秀人才,而那些常年坚守在乡村的教师关怀不够,由于长期处于高负荷、低待遇的艰苦环境中,大多数教师身患重疾,生活十分清贫。我们学校有一个老校长,姓欧,现在已经退休。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没有高考,高中毕业后就回家种地,取妻生子。七九年接班补员,就在本村的村小学教书。三十多年过去,欧校长也早已经光荣退休。由于患了肾衰竭,尽管退休金两千多元,却因治病而入不敷出,家贫如洗。每年春风行动的大病救助榜上又无名,因为欧校长得的病住不起院,也没有特效药。经费每年也没有超过5万元,不在救助之列。看到他,我们除了同情、惋惜、痛心之外,无能为力。
其实,欧校长并非个例,乡村教师因病致贫的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在我们学校,还有好几个类似的情况。周常开老师临近退休那年,得了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没有评上小高就退休了。由于经常背着药罐子,还要人照顾,家人为给他治病,到处借钱。生活十分尴尬。如果在城市学校处境肯定不一样。重点学校的教师没病也能享受公费疗养的待遇。
笔者81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被分配到乡下村小学。那个时侯城里没有那么大的“引力”,很多人还非常愿意到“乡下”?那是因为,第一,当时城市乡下工资一个样,乡下倒还有许多优惠。第二,当时的城乡差别并没这么大,城市消费却相对较高;第三,过去,在农村盖三间房子,那要一家人十几年的积蓄,而“公家人”可以分到“公房”,而这个“公房”,在乡下比在城里更容易分到;第四,大家都知道,往前倒数三代,城里人大多都是乡下人,当时通信、交通都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因此,乡下人成了“公家人”,为了“合家团圆”,也愿意扎根乡村。
 可是后来,形势变了:首先,工资不一样了,由过去的全国统一变成了以乡镇为单位发放。不要说不同地区,就是在同一个县,同等情况下,县城教师的工资也比乡下的要高出许多,高出多少,有一个戏说,你若想调到城里,先拿出两年城乡差的工资额送礼,两年后你就开始盈利了。而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乡下教师工资发放不及时,有时半年还领不到一次工资;再后来,城市教师有了什么“菜篮子补贴”、“奖金”之类的工资之外的“钱”,可乡下还是“工资”依旧,清白的很;其次是住房,随着国家住房政策改革,城里原来分配的住房进行“确权”,城里老师用原来分配 “公房”很轻松地换取了新建的楼房,而乡下,比如我们学校,到现在也没进行什么住房改革,当然以后更没有这个政策了。因此,农村教师买房就“压力山大”,特别是年龄越大的老师,买房子越难,因为原来工资低,除了养家糊口,没有什么积蓄,现在虽然工资有所提高,但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一套房子五六十万,那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再次,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差别越来越大,从居住环境、到生活购物、再到医疗保健,不要说偏远的乡村,就是乡镇住地与县城也难以望其项背;还有,现在的教师工资实行的是职称工资,而职称是有计划指标的,同等情况下,城市学校比农村学校分配的指标要多好多倍,因此,农村的普通教师评上高级职称的几率几乎为0.当然,城市老师的职称就容易评聘。在乡下,比如我们乡镇,小学教师到退休评聘不上小学高级职称(中级)的人大有人在,而在县城,三十几岁很多老师就解决了,到退休不是中级职称的几乎没有!据笔者了解,笔者昔日武师的同学,凡进了城市中学的,现在大多都评上了高级职称。而在乡下的只能“望职兴叹”了。清贫、奉献、坚守,长期以来都是媒体宣传乡下教师的普遍形象。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常常是只听雷声,不见下雨。乡村教师的职业尊严受到严重掠夺。
  今年两会,“农村教育”成为不少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让农村教师如何“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提出了不少的好建议。4月1日,习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乡村教师的问题得到了回应。渠道、待遇、编制、职称等这些困扰乡村教育发展多年、仅靠教育部门难以解决的难题,现在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并有了解决方案。在这里作为乡村教师,笔者也想就此说几句。要想让农村教师如何“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首先应当让农村教师得到实惠。要把中央的好政策落实到位,不要遮遮掩掩,更不要给教师添麻烦。乡下教师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总收入如果比城市教师多到一个“可观”的差距,“人往城里走”的时候就可能会“三思而行”;其次,当下的政策都是提让新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因而给新教师包括支教等情况很多的补贴,而对原本长期在乡村的教师却是视而不见,这是不公平的。一个政策的制定不能顾此失彼,忽悠了长期在乡村工作的广大教师,这样的政策本身就是在制造不公平,不仅让新教师“后怕”不愿去,更让长期扎根乡村学校的教师寒心;再次,关于职称,说得再好听一点就是教师专业成长,应给农村教师更多的机会,无论是讲课、评优、评先、还是职称评聘,农村教师的比例即使不比城里高,至少也应和城市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让同等情况的乡下教师能和城里教师在同一个时间段里也评聘上同级的职称;对于农村中小学,要设置岗位奉献奖,对在农村工作满20年后的教师,每5年自然晋升一个岗位,最高可以晋升到五级岗位,这种岗位没有指标限制,也不用评审。让那些长期在农村学校坚守的教师职业更有尊严,生活更幸福。这对于激励优秀人才扎根乡村、以做乡村教师为荣将起到巨大的导向引领作用。诚如是,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就有了基础和前提。第四,还要改善当下的教学环境,近年来,城市学校建设的富丽堂皇,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教室里不但是现代化的“班班通”,各种配套的功能室更是现代气派,而农村小学,象笔者所在的小学却还是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双基”验收的水平上,不要说各种功能室,教室里的“班班通”,就是现在连农村不少家庭都成为“小家电”的电脑,学校仅有一台,农村学校还是停留在一本课本、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原始社会”里。第五,笔者以为也是特别关键的,是要建立城乡教师“平等”“双向”交流机制,城里学校缺教师不应再从农村选拨优秀教师,城里到乡下“支教”的也不应是为了评聘职称而去“渡金”,城里教师和乡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相互流动,到城里去的不再是选“优秀”的,到乡下去也非是“发配”边疆,要让乡下教师昂起头,挺起胸,和城里教师一样,不但有优厚的待遇,更有光荣的尊严!乡村学校是乡村的文化中心,乡村的重要活力和生机在学校,支撑乡村教育大厦的是乡村教师。解决好乡村教师待遇、职称、编制难题,需要多方配合,我们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充满期待。如果农村教师的待遇、职称、编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特岗计划、定向委培计划、城乡教师交流计划都如同饮鸠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