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化腐朽为神奇

发表日期:2015-4-30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乡村学校根雕教学漫谈

      雕艺术是发现和利用木本植物根部的自然美又加以艺术处理的天人合一的造型艺术。它历史悠久,既实用又美观,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根雕艺术的创作和发展也异常繁荣,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西等地都有大型的根雕生产基地,不少地方还被命名为“根雕艺术之乡”,树根这一自然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和利用,根雕艺术正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基础美术教育领域,根雕艺术的价值也有待开发,广大农村学校正可以就地取材,将根雕艺术纳入校本美术课程,开展根雕美术教学活动,以促进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根雕教学的意义

    1.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而相对滞后,有的地方长久被边缘化,艺术课常常被其他学科所代替,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简便易行的根雕创作符合学生的精神需求,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外,学生在根雕创作过程中需要综合生活经验和美术、历史、自然、文学等各学科知识,才能够取得构思、立意、命题等创作的成功,这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面对千奇百怪的树根,学生要依据自然景观、现实生活、艺术作品、影视故事、历史故事、寓言童话故事、诗歌小说等素材进行联想,从而创造出人物、动物、景物、器物等各种艺术形象,那些生动活泼、意境深远、寓意独特的根雕造型正是学生观察感受、想象创造和审美能力的展现。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

      小型根雕创作的难度虽然不大,但过程却比较复杂,学生需要砍、锯、削、磨、雕刻、拼接和上光等,要按相应的制作程序仔细地做好每一步,方能创造出较为完美的根雕作品。这样的创作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和工作作风。

二、根雕教学的可行性

      1.根材资源丰富,收集便利。

      当今农村经济条件日益改善,煤炭和液化气已逐步取代了原始的燃料草和柴,那些因植树、修路、建房以及渠坝改造等施工而挖出的树根大多被遗弃,因此树根在农村的堤坝、滩头、路边、柴火堆旁随处可见。这些树根为根雕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免费原材料。此外,农村学生课余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比较自由,课外活动和周末没有城镇学生那些额外的学业负担,因此只要教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很乐意去收集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根雕素材。

      2.制作用具简便,教学场地灵活。

       学生制作根雕所用的工具材料如小锯子、小斧子、美工刀、木锉子、木刻刀、沙纸等十分简单又易于操作,学校集中准备一些即可,教学成本很低。根雕教学不受环境限制,在校舍的走廊和操场都可以进行。另外,受计划生育和人口流动影响,农村学生数相对减少,学校校舍渐为宽敞,很多学校都有开辟美术专业教室的条件。

       3.根雕的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性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雕作品既实用又美观。它既能作为美化居室的装饰品,提高生活质量;也可作为沟通情感的纽带馈赠亲朋好友,且可收藏性很大。其巧借天工、突出意趣的艺术特点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创造积极性。

三、根雕教学的指导要点。

      ①寻觅根材。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处处留心,乐于发现,随手拈来。放学路上,走亲串友,田间劳动等,都可能有意外的收获。要指导学生收集积累根材的经验,比如:有的根材表面虽已腐朽,但内里坚实且富于变化(如槐树根),剔除腐朽的部分后会呈现出美妙的造型和纹理;有的根材半埋于泥土中,露在外面的部分形态很平常,但拔出树根后,会发现埋于土中的部分经腐烂后造型十分独特等等。总之,积累了丰富的根雕素材,才能保证根雕创作的顺利进行。(见图1、图2          

      ②以小见大。根雕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意、造型、色彩、肌理、光泽等方面,并不取决于形态的大小,小根雕同样可以表现大主题。小型根雕制作简便,耗时短,见效快,容易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中小学生时间和精力有限,创作根雕的工具也比较简易,不适合制作大的根雕作品。(见图3、图4)               

造条件,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欣赏古今各类优秀的根雕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要指导学生根据树根的形态、纹理、节疤、凹凸、曲线、窟窿等天然殊机异态,进行大胆的联想,经过前后反正、颠来倒去地观察、权衡,因材施艺、以势造型,勇于创新、不落俗套。最好让学生互助合作,集思广益,寻求最佳的创作方案。(见图5、图6)                                                                               

    ④精心制作。根雕不同于木雕,它的特点是“七分自然,三分人工”(也有人说“九分自然,一分人工”)。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尽量保持树根的自然形态和纹理,少作雕琢,以免破坏树根的“天趣”。制作的每个步骤都要要小心谨慎,如截枝、去皮、拼接、打磨、上光以及画龙点睛地雕琢等,通过精细的加工技艺突出根雕“源与自然又高于自然”之美感。(见图7、图8

      ⑤恰当命题。命题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作意图的概括和延伸,也是作品主题的深化与升华。命题要从作品的形、神、意中提炼出富有趣味的语言。如给根雕“鸭子”命题,直呼“鸭子”只算是给根雕贴个标签,显得太显露,没有意境;称作“春江水暖”就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显得含蓄又意境深远。(见图9、图10) 

四、几点说明:                                  

      1.不急于求成。“万事开头难”,学生在根雕创作中会有一个由生疏到熟练,逐步提高水平的过程。教师不能性急,要耐心引导,重视学生参与创作的过程,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互学互助,总结经验,最终必能创造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根雕作品。

      2.注重积累和展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时时积累素材,为创作提供方便;同时还要为展示学生作品争取专门的场所,便于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也便于学生间的学习交流。

      3.确保创作安全。教师要通过示范说明使用刀、锯、斧、锤、凿等工具的方法和要领,要求学生使用时专心致志、小心谨慎(特别要强调学生不能用这些工具打闹嬉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不破坏绿化。教师要用地球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危害等实例向学生说明毁坏植被、破坏绿化的严重后果,要求学生搜集被丢弃的树根和半埋于土中的枯根,不要挖活树根,以免破坏绿化和水土保持。

      农村的美术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如果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将这些宝贵资源开发出来,用于美术创作实践,就能够有效地改变农村学生的精神状态,促进农村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质培养,还公平教育于孩子。国家已将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农村,投身于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实践必然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