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教养缺失谁之过?

发表日期:2015-5-1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429日下午,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转发一条“上海少年地铁内呕吐 用纸擦干净后下车”的微博,在不到两个小时时间内就被网民点赞近2万次。截至下午3时,评论1189条,转发1776条。

本来是一件平常事儿,然而,正因为这样的事儿太少了,人们才会觉得稀奇,不知道啥时候,我们的正常事儿才能正常起来。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如果班级某个孩子不舒服,发生了呕吐现象,其他孩子不会抱怨什么,常常会第一时间到外面找些干燥的泥土,然而迅速处理掉,毕竟教室是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必要这么多。同理,地铁也是公共场所,来来往往的人特别多,如果不及时清理,自然影响车厢里每个人的情绪,可以说,如果当事人不及时处理,地铁工作人员也会一马当先的处理掉。

我想,如果没有这些有清洁思想的人用行动来制造美好环境,不是我们这个世界会如何呢?事实上,社会的发展,无论怎么富裕,都需要与文雅相结合,否则,一副暴发户的嘴脸,那是不利于一个民族走向强大的。

事实上,从老祖宗开始,就在评说到底人性为恶还是为善,殊不知,人性无所谓善与恶,往往会随着社会大风气的变化而无形中会改变自己的德性。任何朝代,民风往往决定于上层建筑,如果上层建筑奢侈腐败,那么整个社会都会乌烟瘴气,到那时,真正的美德往往来自民间,难怪有些稍微有点圣贤之心的人都会选择走向民间,从而在品行上保持高尚的节操。人生在世,能够像周敦颐先生那样,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亭亭净植,保持完美的品德的人实在不能算多,否则也不会有什么随波逐流的词汇。

我们这样的社会为啥会出现复杂多变的矛盾,人心浮动异常,说到底,在人美好德性维护上,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就像现在得股市,许多人跟风而上,似乎急红了眼,总觉得别人能怎么干,我就如何干,这种不加思考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果是好的品行,我们还可以提倡,万一是不理想的言行呢,如果人人效仿,那就是再糟糕不过的事儿了。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所谓的三风,即校风、教风和学风,然而,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把这三者当回事儿,不信你可以到某些学校去调研,能够说全的教师,甚至行政领导,实在是少得可怜。再说了,在创造三风之时,学校管理者就没有当回事,往往是雷同而没有个性,再加上频繁的调动,又有谁愿意去审视挖掘学校需要的精神气呢?

也许说到这里,社会上的那些好事者又会鼓噪起来,说什么,社会之所以风气差,不就是学校造成的吗?我看社会更需要反思,学校说到底就是社会的缩影而已,如果社会风气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走,你会担心学校不会走向文雅吗?正因为社会的复杂多变,搞得学校也晕头转向,在德性培养上往往敷衍了事,这显然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

我想,如果所有教师都失去了良知,不知我们的学生会怎么样呢,正因为大多数教师内心还有良知,我们的学生才会在德性上有了做人的准则,不至于漠视一些不好的行为,常常会干出大人不愿意的事儿来,前不久,不是有学生给违章的汽车牌照,有大学生因为救人而献出宝贵的生命,尽管有人存在非议,殊不知,孩子能够保持纯洁的心,作为大人是不是应该反思。

正如蒲公英评论的小编所说,孩子有教养、有公德心,应该点赞,值得学习。但是,在公共场所将自己的呕吐物擦拭干净本来是一件应该做的事,却被大肆宣扬,并引来如此多的评论转发,也正体现出我国目前存在的社会道德危机。在向中国好少年学习的同时也应让带着教养上路成为一种习惯。

我觉得这可谓说道点子上了,不要老是炒作一些行为,多去思考,多去行动,这才是拯救社会道德危机的关键。时下,只要有些风吹草动,往往会风生水起,人们利用各种途径来表达看法,等到遇到同样的事儿,又会麻木不仁,这种精神分裂的人比比皆是。孔夫子说过,人想要保持一颗圣贤的心,那就需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以说,在社会风气不断变幻的环境下,就算是有德行的人也要不断地反躬自省,否则,也会一不小心陷入泥淖,等到明白,说不定已经迟了。任何人,无论自己有多高尚,都会存在瑕疵,世上没有十全十美之人,只有时刻认清自我,才有可能超越自我,成就一个卓越的人生。

可见,人的教养来自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的力量,缺一不可。作为学校,我们自然不可推卸在教养上担负责任,这就需要学校真正意义上把三风落实好,没有好的风气,单方面抓孩子的成绩,一切都不会如意的。明智的学校管理者,他会在师生的教养上下功夫,利用各种途径来渗透学校的三风,让整个校园明辨是非,充满活力,人人都是主人,事事都有人去关心,可以说,教育无小事,事事需慎重。

其实,教育主管部门在进人之时,要把真正意义上拥有高尚品德,热爱教师职业的人选进来,让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知道该怎么与学生和睦相处的人从队伍中清除出去,学校管理者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构建优良的校风,完美的教风,向上的学风上来。三风不是纸上谈兵,而应该落实到生活点点滴滴中去,否则,一切都是白搭。学校想要正气抬头,邪气去除,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在人格魅力,思想引领,率先垂范上下功夫,如果自身存在杂念,动机不纯,想要引领整个校园文明、和谐起来,那就难比登天了。

当然了,学校教育再好,没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那也无济于事,不是有人说了吗?学校里要求孩子怎么样,等到了校外,一切又变样了, 不就是许多成年人没有为人表率的思想吗?总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别人没办法说啥。

实际上,一个人如何体现自己的教养,就是在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人的约束,可以自然的按照来自内心的道德准则来办事。比如,有一次,坐出租车回家,在路上与司机交流,我们谈到一个话题,那就是到了一个红绿灯的地方,如果没有摄像头,路上也没有任何车辆,这时候是不是穿红灯,事实上,许多人都会觉得人不知鬼不觉,没事,甚至有些记性比较好的司机,还会如数家珍,这里可以怎么样,那里不可以怎样。正如出租车司机所说,我不是一个人开车,我一车五个人,没办法与生命开玩笑,如果急着赶路,玩意从旁边的十字路闯出一辆车来,那不是糟糕至极吗?可见,人的德性来自内心的修炼,同时也离不开社会的约束。

中央如今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又高屋建瓴地明确“四个全面”的行动纲要,细细思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明确的道德法则,同时在“四个全面”中又要求全面依法治国,这是德与法融合的行动准绳,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社会只有在德与法上下功夫,从上到下整治不良社会风气,保持清正廉洁之风,让美好的品性贮满人间,我们的国家才会始终保持核心竞争力,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我们常常寄希望于新新人类,总觉得人生要扣好第一粒纽扣,我觉得不是如此,一个人想要保持高尚的言行,那就是时刻扣好纽扣,坚持修心养性,如果思想松懈,说不定就会迷失方向,在泥淖中不能自拔。

教养缺失谁之过,学校、家庭、社会都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