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培养职业精神比培养职业技能更重要

发表日期:2015-5-11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在2015年5月6日召开的岳阳市校企合作大会上,岳阳长炼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文科向全体与会的职业院校负责人大声进言:“职业院校一定要搞清楚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两年前的校企合作大会上,我曾经说过职业技能是最重要的,两年后我终于明白,我们企业最需要的是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人才。职业精神才是第一位的。”我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听到姚总的讲话后,触动很大,相信与会的同行也一定会有同感。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铁律就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就好像普通学校把学习知识摆在第一位,职业学校就是把学习技能摆在第一位。知识本位和技能本位分别成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重大误区。

    事实上,整个职业教育的体制就是一个能力本位体制。家长送读的期望就是让孩子学到一个谋生的手艺,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传给学生一门就业的技术,上级行政部门考核学校质量的手段就是一个技能大赛。在理念上强调职业教育要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主要也只是在技能上做文章,让学生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上手。

    在能力本位体制下,学校教育片面强调动手能力,自然就忽视了人的发展当中很多重要的元素。文化素养、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特别是作为职业核心素养的职业精神,基本就成了个搭头。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列入课程计划,没有进入课程设置,没有纳入德育体系,没有配备专门教材。有的就业指导课程里面包含少量内容,却根本起不了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作用。在专业课程和其它学科课程的教学当中,也基本没有渗透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可以说,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忽视职业精神培养的结果是,学生走出校门后,很难适应企业的要求。不是技能不适应,进入企业后,师傅带徒弟,技能很容易掌握。不适应的是,完成学生到员工身份的蜕变很难。很多学校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学生开始进入企业时都充满了新奇感、兴奋感,可是扛不了几天就想家了、哭鼻子了、要逃了。为什么?缺乏吃苦精神,缺乏服从意识,是主因。吃不得苦,意志品质差,体能上会受不了。不懂得服从,没有纪律意识,和管理层及同事不能和谐相处,心理上又受不了。这样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等于刚走入社会就遇上当头一棒。初入企业的学生之所以稳定率不高,基本是缺乏良好职业精神造成的。

    姚副总经理有些话说得非常直白,却又发人深省。“我们不指望大学本科毕业生那4年学到的东西能够用上多少,来到企业就得一切清零,一切从头学起。我们也不指望中职学生在校的2年能够把技术技能学到多好,来到企业还得继续当学徒。我们最指望的、最希望的,就是来到企业的学生都具有很好的精神品质。在企业里面,只要愿意学习,加上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来自一线的企业家给职业院校的校长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在人才培养上确实到了该转变观念的时候了,无论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教育,都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职业学校必须坚持按社会需要、企业要求来办学,重技能,更重育人,把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第一,一定要将职业精神培养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只有在顶层设计上做到这一点,具体教育教学上才可能有职业精神培养的位置,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才会有保证。

    第二,一定要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学生初入企业,之所以难以完成学生到员工身份的蜕变,主要还是文化上的不适应。职业学校跟普通学校在文化上必须要有区别,应该是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校园文化。笔者所在学校这几年引进了现代企业“9S”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学校就开始接触并慢慢接受和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使其在态度、作风、习惯、守纪等诸方面都有较大提升,明显缩短了他们在企业的适应期。

    第三,一定要加强学生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而且能让学生近距离走进、认知社会生活,磨炼意志品质,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