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贾探春又把教育搞砸了

发表日期:2015-9-6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贾探春又把教育搞砸了

“才智精明志自高”的贾探春,一帆风雨路三千,从此拜别了生于斯、养于斯的大观园,苦苦泣泣向着不知何处的爪哇国行去,尽管使者千方百计给予安慰,然闺阁中的小姐,又怎么有心思听呢?

亏得大海波澜起伏不定,时不时会让大船颠簸个没完,搞得贾探春心神慌乱,毕竟,人在恶风激浪面前,生与死会面临着极大考验,自然会慢慢转移视线,更多的回忆起过去姐妹们的好,憧憬着未来是啥样子,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臣民们像不像天朝那样勾心斗角,家庭是不是也会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

不知为什么,贾探春就是放不下宝玉,毕竟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也不知小霸王能不能懂事,反正大观园的许多事儿,其根源都是这位小祖宗在作怪。尽管两个人不是一母所生,可总归是连着同一血缘,离开之日,这位小祖宗哭得昏天暗地,也不知现在是否晃过神来。

贾探春坐在船舱里,一步也不想到甲班上看大海,脑子里尽是大观园的姐妹,偶尔也会想到那猥亵不堪的弟弟贾环,也不知母亲赵姨娘是怎么教育的,整日里挑拨是非,好逸恶劳,只知道贪图小利,一点也不像大户人家的孩子。

贾探春放不下大观园,尽管在离开之前,进行了一定的改革,然而,大厦将倾,自己也无能为力,如今,被迫封为皇家公主远嫁他国,也不知有没有机会再回到自己心仪的地方——大观园了。就算能够回来,大观园肯定已经面目全非。愈是放不下,愈是堵得慌,那时,一阵风暴过来,贾探春死的心都有了。然而,生的本能决定自己,还是活下去。

吹吹打打,耳边隐隐约约听到叽叽喳喳地语言,她凭直觉判断,船总算靠岸了,使者打开船舱的帘子,一个四十多岁的王爷站在面前,贾探春觉得特别面熟,老是想着,这王爷咋就那么像琏二爷呢,女人的心大海的针,脸上挂着笑意,心里却在盘算,这王爷会不会与大观园那一个德性呢?

还好,尽管语言不怎么相通,但总归是贾探春天资聪慧,再加上王爷还算殷勤,就像天上突然掉下个宝贝似的,整日里乐呵呵的。渐渐地,贾探春开始忘记大观园的一切,在平淡的生活中开始接纳这样的新家。

岁月如梭,一晃六年已经过去了,偶尔也会听到天朝来的人说说事儿,什么明朝灭亡了,多少老爷成了阶下囚,什么多尔衮如何想篡位,……贾探春每每想问大观园的情形,没有人能够回答上来,毕竟,兵荒马乱,有谁愿意关注大户人家的事儿,反正,换了朝代,一切都在变化。

贾探春一面记挂着大观园的姐妹,一面暗自庆幸,亏得早点抽身,也算是前辈子修来的福气。曾几何时,贾探春面临大海,还在望尽秋水,希望有机会回到天朝,如今,这样的念头似乎愈来愈淡薄。贾探春肚子还算争气,陆陆续续为王爷生了两男一女,其他嫔妃清一色的女娃。这下好了,母以子贵,贾探春地位愈来愈高,王爷也是言听计从,如此家庭也算和美。不知为啥,贾探春看到自己的孩子就会立马想到大观园的姐妹,不由担心起孩子们的未来。

一向精明的贾探春开始思考,为啥大观园的男人没有啥出息,整日里想着偷鸡摸狗呢?尽管贾王妃没有在官场上混过,但是,每天练习书法,也算在字正方圆中明白一点人情世故。她担心好日子过后,总归会有苦头吃,否则,历朝历代,流落街头的公子哥也不算少。秦可卿知道想要让一个家族维持下去,就得办好私塾,不忘祖宗。

贾探春雷厉风行的性格没有改变,想到了大观园的一切,自然对孩子的教育特别上心,立马劝说王爷,教育对子女是多么的重要。王爷天生就爱孩子,肚子里没有多少花花肠子,自然满口答应。

请全国最好的老师,建全国最好的学校,招全国最好的生源,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小王爷、小公主有一个幸福的学习环境。贾探春办教育,全岛国都知道,人们在饭后谈笑间,什么样的话都有,当然了,既然王妃开口了,没有谁敢直接反对。

本来,大家相安无事,人与人之间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哪里知道,王庭办起了最一流的学校,许多地方长官也不甘落后,也一个个变着法儿兴办教育,本来,村村有学校,如今,一个县也没有几所,而且愈来愈少,人们拼了命地寻找一流学校,择校却愈来愈热。

贾探春本以为孩子有了优质的教育,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哪里知道,七八年过去了,自己的孩子学业愈来愈重,本来读书的书主要一个伴童打理,这下好了,七八个小子还是累得腰酸背痛。

王妃的孩子,学校不敢有丝毫马虎,不仅围墙愈来愈高,而且教学楼也装上了铁窗户,据说是怕孩子压力过大,跳楼了怎么办。自然,孩子们开始陆陆续续戴上了眼镜,整日里,小王子、小公主们回家,匆匆与长辈打一下招呼,立马就投入到题海战中去了。

贾探春的肚子还在一个劲儿地生,王爷还在一个劲儿地乐,家里却愈来愈安静,许多仆人为了捞取政绩,得到更多利益,恨不得小王爷、小公主们一生下来就教育,毕竟,王妃吩咐过,谁带的孩子有出息,谁就会得到更多的养老金。

基本上,小王爷、小公主往往到了抓周的年龄,奶妈们就开始进行教育,她们见面不是说,你吃饭了吗?而是说,你的小家伙念了多少字。

蜡烛由于孩子们挑灯夜读,价格上涨,平常百姓只能学着古人的法子,要么凿壁偷光,要么积雪囊萤,反正,视力愈来愈弱。亏得前朝有祝子山这样的近视大学士,许多人自然不以为然,还是拼着全家的力量让孩子读书。

贾探春看着孩子们挑灯夜读,闻鸡起舞,挺着个大肚子,在嫔妃们的陪同下,一路浩浩荡荡,直往学校而来。可能是那个狗监提前透露风声,这家学校连夜整理资料,精心设计标语,致力营造文化氛围,实在是人仰马翻,可以说,王妃能够驾临,这样的荣耀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王妃还是如期到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早早站在校门口迎候,一路叽叽呱呱地介绍,什么教学质量怎么样了,培养了多少奥数冠军了,多少人在朝廷任要职了……学校里没有嘻嘻而乐之声,要么是教师在讲台上声嘶竭力的讲课,要么是学生被喊到办公室里接受更多的惩罚作业,……整个校园,学习气氛高涨,连孩子跑操都在背书,吃饭都得赶路。

在铁笼上挂着一个大大的条幅,上面写着鲜红的几个大字,“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贾探春不愧是王妃,没有说一句话,毕竟,《甄嬛传》这部小说,自己偶尔也翻了一遍,多多少少知道,女人矜持也算是一大美德。

不知为啥,这一天夜里,贾妃一会儿梦见贾宝玉穿着乞丐服在沿途要饭,一会儿又看到自己的孩子戴着眼镜在喊腰酸背痛,一会儿又看到贾环马猴式的在调戏民间女子,一会儿又看到“中药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几个字正变成可怕的恶魔,立马把自己拼了命地往大海里拽。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天上传来圣哲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