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让美丽故事给孩子精彩写作助力

发表日期:2017-2-12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写作最大的死角在于能否把一件事叙述清楚,如果不能够把一件事儿说清楚,就算有许多优美词语堆砌,也难以最大限度让文章韵味十足。

恩格斯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过,作品中的人物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作者的表达意图愈隐秘愈好。如果能够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比作者直接说出来要强上百倍。伟大的作品,作者十有八九都是讲故事的高手,难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过:“我是讲故事的人”。翻阅古今中外的名著,又有几部文学作品不是以故事的场面感人呢?故事性强,这是许多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如果不在故事上下功夫,又怎么可能成为经典呢?

人类自从跨入文明时代,能够传承思想的最主要的形式就是诗歌与故事。有人说的好,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往往会打着号子干活,在劳动结束之后,自然而然聚在一起,说一些故事,以便更好地干活。鲁迅先生认为文学创造来源于劳动,可以说,劳动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能够给人以艺术的灵感。许多文学作品,刚开始来自于民间,语言特别鲜活与灵动。一旦成为文人的专利,在成为精品的同时也走上了不归路。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在一定程度上,下里巴人是艺术的起点,而阳春白雪往往在艺术至高点的同时,也让艺术走向了灭亡。我们有许多艺术形式想要拥有鲜活的生命,就需要时不时到民间去走走,而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汉大赋、唐诗、宋词,它们的发展轨迹几乎都是从民间走上高雅的殿堂,最终曲终和寡,没办法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经典。发乎于情,止乎于理,可以说,没有故事的延续,再怎么完美的文学样式都没有生命力。古代有民间采风,事实上,许多文学作品都需要到民间去汲取力量,单纯的创作,没有生活体验,想要给予生命力,那是特别困难的。

为什么一些郁郁不得志的文人能够写出伟大的作品,十之八九都与自己融入生活有很大关系。试问,司马迁不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访问村老,又怎么能够写出“史家之绝唱”?李杜不能够情系山水,又怎么能够造就唐诗的辉煌?如果曹雪芹不经历家庭变故,生活在锦衣玉食当中,恐怕也不会写出绝世佳作《红楼梦》?

人的思想是从一件件事儿中所获得的,哪怕是白日做梦也来源于生活。研究古代小说,你就会发现,小说都是从一件件小事中演绎出来的。曹雪芹就认为,假语村言,这是写小说的秘诀。如果我们忽略了对平常小事的收集,就有可能写出没有生命力的作品来。钱钟书先生就写下了《灵感》,来讽刺那些胡言乱语,没有实际生活体验,最终写出来的人物当然缺乏现实意义。入木三分,生活中每天都有故事发生,只有真正懂得爱惜的人才能创作伟大作品。蒲松龄先生所写的《聊斋志异》,不就是一个个小故事演绎人间的悲欢离合吗?

文章本无他,关键就是把生活之事演绎成传奇,而不是恍恍惚惚生活在人间,自然心中无事,笔下又怎么会有文字呢?

当下的学生,生活的范围过于狭窄,往往过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自然很难收集到来自生活鲜活的材料。我喜欢让孩子们写日记,有些孩子就纳闷了,一天到晚,就这么样平淡的生活,又有什么值得写下去呢?可以说,许多孩子存在误解,总认为没有惊天动地的事儿,写下来一定索然无味。实际上,写一件事的关键在于细节的描写,许多孩子三言两语,没有调动自己的五官,自然写出来的东西没滋没味,可能连自己都不怎么喜欢。

在人群活动的地方,你只要用心观察,善于收集,往往会得到许多物外之趣。不要小瞧自己,只要心态平和,就会发现孩子之间许多事儿值得自己写。我们为什么变得冷漠无情,说到底,依旧是没有在意平淡中发现不平凡,这才是一个人写作水平的最佳体现。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由于秉性不一,自然会发生许多矛盾。可以说,矛盾性是故事能够变成传奇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写出来的事儿都是平平淡淡,当然缺乏许多情趣。

故事写的生动有趣,就需要每个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复杂多变的矛盾,用灵动的笔写下去,往往能够做到跌宕起伏,意味深长了。为啥呢?无论什么矛盾,总需要一个人去解决,而不是永远的拖延下去。矛盾性的复杂能够带来故事的曲折缠绵,矛盾的解决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一个人的品格和生活存在的意义。不要以为矛盾性可有可无,殊不知,只要一件事存在,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矛盾,只不过有些矛盾不需要别人帮忙,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斗争调整过来。我们写出来的矛盾性的事情得以解决的过程,无论是所想所思所行动的一切,都是文章主旨得以升华的关键所在。

人的境界就在于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只有艺术的处理好矛盾,得到一个平和的人生,这本身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我们写出来的事儿不应该回避矛盾,而应该在战胜矛盾中超越自我。许多孩子之所以不会写一件事儿,说到底,就是我们教师给予的框框太多,如果不能够辩证的看待,就有可能举步维艰,写不出精彩来。

能够把生活中的平常之事,进行艺术处理,这就需要写作者一定的功底。如果能够做到从“看山是山”向“看山不是山”转变,再到“看山还是山”,这样的处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会不知不觉让一则故事变得有情趣起来。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人生”,写文章所赋予一个人的才情往往在再创作中期现出来。所谓的“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说的就是,我们的故事需要从生活中找到源泉,再经过艺术加工,变成典型的形象和意义。如果我们仅仅为了保持原汁原味,失去了艺术的加工,作品显得粗造不堪又有什么奇怪呢?

一些伟大作家,为什么也会有江郎才尽之时,说到底,依旧是艺术创作不能离开现实生活。我们生活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每天都会有错综复杂的矛盾,如果不能够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带给每个读者以希望,那么,文学作品存在又有什么意义。文学作品在背负现实的同时,千万不能够让人失去信念与希望。潘多拉盒子,尽管带给世界以各种灾难,只要希望犹存,人类就不会失去改变世界的决心与力量,我们的创作也是如此,光明、温暖、健康、快乐……这一切积极向上的词汇自然承载着文章故事的选择。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他的笔下应该充满着生机勃勃,而不是在死寂沉沉的环境中苟且偷生。

一件事,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广大学生去发现,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会取舍,不是一股脑儿全部抓来。艺术的加工首要步骤就是学会取舍,也就是所谓的取材。我们写作的过程,之所以要艺术加工,就是在所要表达的主旨上灵活裁剪,让一个个闪亮的瞬间指引着读者去追求真理,享受幸福生活。写作者的眼睛应该是温暖的,不应该完全被愤世嫉俗蒙蔽了双眼,就算讽刺,也要对人世间充满希望。

广大教师如果能够身先士卒,带领孩子去观察生活,懂得取舍一件件事儿,再进行艺术加工。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不出三年,孩子们笔下的故事一定会精彩纷呈,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