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之再思考

发表日期:2017-2-13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课程改革的核心就在于如何践行自主、合作、探究教育教学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教师真正从讲台上走下来,不再完全控制话语权,最终实现向教练蜕变。

“我的课堂我做主”,许多课改现场都会全力宣传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殊不知,课堂的主动权到底属于谁,我们往往在实际操作中不知不觉的变了样。记得上大学时,教学法老师说过,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各种形式的改变上,如果不能从思想根子上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教学理念,往往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悲剧。

可以说,课程改革的前提是建立在对学情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如果不能够掌握学情,只是在做形式上的表面文章,恐怕,再怎么样的花样百出,也不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新时代的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从骨子里去思考,到底如何才能够让课堂自主、合作、探究落到实处。

“自主、合作、探究”,可以肯定,主语一定是广大学生,我们教师只不过是想办法实现孩子们“自主、合作、探究”。我们的课堂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广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果把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建立在应付考试的基础上,就算赢得了高分,恐怕也不是课改的初衷。

我们常常在赶进度与实现“自主、合作、探究”上纠结,假如过分赶进度,又会忽略孩子们充分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如果让课堂围绕“自主、合作、探究”来进行,又会在课时上滞后。我们的课堂到底是跟着大部队走,还是等一等学习落后者,从来就是广大一线教师最大的痛苦。

可以说,新时代的课堂,我们需要告别照本宣科的行为方式,真正意义上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广大学生。“一本书,一学期”,这样的做法无疑不利于适应当下的教育教学形势,只有从学生出发,真正把孩子的一切当回事,才会明白,想要做的事儿实在太多了。

爱每一个孩子,对于一个新时代的老师而言,这是最起码的条件。课程改革改变了课堂的形式,但核心思想依旧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更多的孩子得到进步。不知为什么,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常常又会以单一的考核方式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无情中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考试的频繁与作业负担加重在无意中会加剧,难怪课程改革带来的恰恰是学生更大的痛苦。按理说,课程改革应该让教育教学流程变得科学化、合理化,可惜的是,追求功利性教育教学效果往往阻碍了课堂“自主、合作、探究”,不利于孩子们在素养上得到质的飞跃。

我们只有心中有每一个孩子,才能够在新课程改革中在意细节上到底能不能促进生命个体的提升。教育本来就是一个无底洞,你很难用具体的考核细则来衡量一个优秀教师在改变孩子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遇到一个优秀的老师是一个孩子一辈子的幸运,我们只有真正在意每个孩子,才能够在课程改革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不至于为了赶进度,忽略了生命个体的需要。

如果我们能够考虑每个孩子,就不会简单设计“自主、合作、探究”流程,尽可能让其享受活动环节带来的锤炼与进步。课堂的艺术来自于师生智慧碰撞,如果我们不能够在课堂环节上注重人文化,就有可能让许多孩子游离于课堂之外,成为活动的旁观者。只有真正在设计课堂流程时尽可能考虑每个孩子,才能够让课堂随时迸发智慧,从而实现课堂效果的最大化。

新时代的课堂,我们最难做的是,到底啥时需要自主学习,啥时需要小组合作,啥时探究展示,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陷入机械主义僵化道路上去。课堂机智在于教师如何能够正确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然性事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事先认真备课,尽可能系统掌握知识。如果连教育者自己都昏昏沉沉,又怎么可能让孩子一目了然呢?许多孩子学习之所以出现困难,说到底,以及出现在教师身上。有些老师,三两句话就有可能把问题讲清楚,相反,也有一些教师,本来孩子清清楚楚,他一讲孩子反而糊涂了,这样下去,就算课堂再怎么改革,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效率低下的尴尬局面。

我想,教师心中有教材,真正掌握知识点,尽可能让孩子系统掌握知识体系,这是课程改革想要高效发展的关键。如今,一些学校已经学会利用网络与集体资源,尽可能快的让知识立体化建成,让孩子在第一时间能够系统的学习,进而取得进步与成功。如果教师不能熟练掌握知识体系,往往会让学生走许多弯路。知识的体系不是从网络上照搬,而是教师根据学情进行适当调整。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有这样的尴尬,潜意识里也想让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起来。许多时候,学生似乎冷冰冰的,完全不知道到底如何“自主、合作、探究”。从本质上说,一个孩子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依旧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如果没有知识体系,想要在“自主、合作、探究”新型课堂中如鱼得水,那就难比登天了。魏书生先生强调学生要画知识树,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在开放性知识体系中灵活运用,真正让学生视野得到开拓,思维得到锻炼。没有知识体系的新课程改革,只能让知识更加碎片化,往往在无意中加深了学习的难度。

当下,许多课程的知识呈现螺旋上升式的,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整合能力,最终会带来知识更加的零碎。明智的学校,只有集众人之智慧,让所有学科都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让广大学生从系统的知识学习中得到实惠。试问,知识体系都没办法解决,就在急急忙忙搞形式上的创新,可以肯定,改革不可能带来实实在在的进步。

知识体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开放性的,随着学情的变化,需要我们的教师能够及时给予调整。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适当的活动创新,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我们在设计活动时,有必要融实效性、情趣性、丰富性于一体,而不是千篇一律,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现状。

小组合作的前提是自主学习,落脚点在于探究展示,如果不能够两头落实到位,就有可能让小组合作没有了实际意义。一些课程改革现场,看上去小组合作热热闹闹,到底学生能够学什么,可能就要打上大大的问号。我想,课堂的效果关键在于学有所得、学有所乐,而不是凭着花样繁多,讲究场面上的热闹所能体现的。真正的新课堂,学生一定是学习的主动作为者,教师只不过是知识的传授和帮助者。只有我们的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活动策略,让课堂在动静结合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在小组合作考核策略上更需要下功夫,不能够过分死板,但也不能够朝令夕改。只有真正意义上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前提,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够站稳脚跟,更好地发挥作用。

小组合作,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我们不能够掉以轻心,更不能敷衍了事,回到原来传统教学的老路。我们只有做到不断地课程改革中的得与失,让“自主、合作、探究”更好地融合起来,极大地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幸福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