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靠近书,以解教育的乡愁

发表日期:2018-1-8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年复一年,我们都在谈读书的益处,也常常感慨:读书原来是这么好的事啊!但让天天与“书”耳鬓厮磨的教师靠近书,为什么却这么难?我因此曾开玩笑说,教育的乡愁是什么?是读书,是教师不爱读书,不善读书。

新年伊始,我们还是从谈读书开始。因为,靠近书,才可解教育的乡愁。

靠近书,为什么就这么难

这些年来,我常应邀至各地与教师交流读书的话题。每到一处,校长们如出一辙的吐槽不时充盈耳畔:朱老师,为了让教师读书,我们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校长们的苦恼印证了我对教师阅读现状的基本判断:不容乐观。我身边教师朋友很多,但他们当中鲜有喜欢读书的。如果说阅读的现状,就是教师的现状;教师的现状,就是学校的现状乃至教育的现状,那么今天绝大多数教师处于破产状态,当然我指的是精神破产。绝大多数教师只知道有现实中的银行,没有意识到精神深处还应该有一个银行。因为没有这个意识,从不精打细算往这个银行积累财富,以致精神上经常透支,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这难道不是破产吗?教师破产,学校怎么富有?教育怎么富有?

吊诡的是,提起读书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哪个教师不认同:书是人类永久的老师,是文明的象征,靠近书,就是靠近“教师”,靠近文明。

认真想来,教师阅读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或者说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我的答案是:教师没有力气阅读了,当然,个案不算。今天的中小学教师60后算老的了,因为50后,57年以前的退休了。不管60后还是70后,时代所限,从小所读之书,能有多少营养呢?而80后、90后是60后、70后教出来,加之他们从小就被逼挤在应试的羊肠小道上,除了应付考试之书,他们当中能真正尝到阅读甜头的,少之又少,是珍稀动物级别的了。读书,当从最难的读起,先辛苦积攒下“第一桶金”,越往后,积累越丰富,就越读越轻松了。今天的中小学教师底子薄,没多少本钱,再加之工作负担又重,没多少时间,真的是读不动啊。

生命在某些关键时刻,如果错过学习某些事情,往后再学习,将会变得非常困难。一句话,教师不是不想靠近书,而是先天不足,以致无力阅读,开卷无趣又无益,很多时候只能望书兴叹。

先天不足,后天弥补也不迟。读书,并非什么神圣神秘的活儿,什么时候开始“补”都来得及,为什么偏偏还有那么多教师不愿靠近书?真的刨根究底,或许可从以下两个视角省思。

从经济学的视角省思。经济学特别强调“选择”和“成本”这两个概念,任何人在选择之前一般都会权衡利弊,也就是说,成本意识深入每个人的骨髓。同时,成本意识里隐含着价值判断,而选择本身就是价值判断直接干预后产生的结果。人乃群居动物,很容易受影响,不知不觉以“主流”的价值观为自己的价值观,即所谓从众的心理机制。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教师没有靠近书本,这是常态,是“主流”。从生物学的视角省思。在自然生态中,物种具有惊人的抗性,绝大多数教师在走上讲台前,都是应试链条上的学习者,长期被强制服下名曰“知识”的书本汤药,导致严重地对“知识”的抗性。绝大多数教师从单一知识灌输的应试中胜出,但也付出了代价:对“知识”有本能的反感和抗性,谈“书”色变,更别说主动靠近。以上颇费心思的探究,无非想说明:教师靠近不了书,品咂不出书中的价值,即精神事物的滋味,教育也就离我们遥远极了。

靠近书,其实也没那么难

我以为,教师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但也无须悲观。让教师靠近书,其实也没那么难,因为有内外两个因素在步步紧“逼”。先说外部因素。我们生活的土壤不同了,也就是时代变了,整个外部环境都在“逼”你读书。上个世纪,曾有过几乎无书可读的年代,物以稀为贵,那时候的人却疯狂地到处找书读。现在倒过来了,茫茫书海,一望无际。自上而下都有这个共识,都知道要读书,所以读书活动遍地开花,五花八门。有时候,形式就是姿态,就是内容,至少让你知道,现在读书是潮流,不拥抱这个潮流,注定要“落伍”的。行文至此,须多提一句“题外话”,以免误读:作为教师,有些潮流,比如读书,该拥抱就拥抱,什么时候拥抱,都不过时;有些潮流,如果随大流,盲目跟风,等时过境迁,回头看去,荒唐极了,除了脸红,一无所获。

再说内部因素。作为教师,有两个迫切靠近书的内在需求。

一是职业成长的需求。今天的教师,如果还满足于浅读、粗读,甚至假读、不读,工作固然不至于丢掉,但从职业中获得的幸福感注定要与日俱减。为什么呢?你面对的学生不一样了,你只有一桶水,他那儿早有几桶水了。想从工作中获得尊严,获得幸福感,赶紧靠近书吧,这是教师职业成长的需求。

教师在靠近书的路上,怎么更好地满足职业成长的需求?关键是循序渐进,循专业成长之序。一般说来,刚走上讲台的三五年内,应立足站稳讲台,让课堂说话,把学科的魅力传递给学生,这个阶段,阅读的重心需放在提升学科教学水平的相关书籍上;在讲台上可以游刃有余了,应有意识地去啃点相对枯燥、抽象的书,避免在实践中走太多的弯路;当实践和理论开始鱼水般交融,可尝试自由阅读了,这个阶段的阅读看似随心所欲,实则不管读什么,皆会触类旁通,反哺日常的教育教学。

二是生命成长的需求。作为人,心智要成长,没有书,行吗?上个世纪70年代,钱钟书、杨绛夫妇被下放到河南某地劳动。有一天,杨绛指着窝棚问钱钟书:“给咱们这样一个窝棚,咱们就住下来,行吗?”钱钟书很认真地想了想,回答:“没有书。”是啊,没有书,日子将过得不一样了,生命也将成长得不一样了。没有书,心灵无处栖居。有了书,“窝棚”顿时生辉,正如冯至所吟: “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教师在成为自己、成为人的生命过程中,要学习各种功课,而掌握这些功课的关键途径之一就是读书。读书,是不断塑造自我的精神运动,所以,教师“书”妆打扮自己,是生命成长的需求。靠近书,意味着靠近更深入的生命。

有需求就有内驱力,可是校长们还在苦恼:学校买书、做活动,乃至请作者到校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费尽心思推动教师靠近书,为何绝大多数教师坚如磐石,纹丝不动?其实,校长们只要稍加思考,就会明白: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但学校的供给符合教师的需求吗?是供给大于需求?供给小于需求?还是供给与需求根本就是南辕北辙?

想明白,办法自然就来了:基于教师迫切的生命成长需求,引领他们慢慢靠近书,比如,学校可成立年轻教师父母读书俱乐部,让他们共读育儿书籍,自主交流。有些事情,如果是“自找”来做的,且尝到甜头,一定会不辞辛苦,越做越起劲。同样道理,学校也可以基于教师职业成长的不同需求,有形式多样的供给,比如,可引导骨干教师成立“啃读”经典的共同体;也可倡导中老年教师共读健康类的书。诸如此类,各供其需,供需平衡,不愁教师不靠近书。

靠近书,让教育慢慢变好

一说教育的问题,我们就会在教师阅读上找原因,其实不然,教育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古今皆然,中外皆然。我从三个维度略谈一己之思。

维度一,教育与文化有交集,但难兼容,因为各有各的不兼容系统,也就是说,两者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矛盾与冲突。孔夫子强调“因材施教”,注重发展个性。问题来了,中国文化一直是“中庸”的基调,讲究分寸感,不偏不倚。突出个性,随之而来的是“排他性”;讲究分寸感,不敢越雷池一步,往往投入“相似性”的怀抱。我们讲了几千年的“求同存异”,事实上是“求同”容易,“存异”难。

维度二,教育与现实是一对天敌,教育要“诗与远方”,故曰百年树人,现实只要“眼前的苟且”,所以只争朝夕。现实教导我们,面包是不可超越的。教育开启我们,有些东西是可以超越面包的;现实不断引诱我们,成为成功的人,成为被需要的人。教育谆谆教诲我们,要成为你自己,要活出生命的尊严。让二者互补,而非互为天敌,可能吗?可能。

维度三,教育与人性永远处于博弈之中,这是一场难分胜负的拉锯战。很多人一提起教育,就无限向往人性化教育。其实,人性,人性化,只是一个中性词,不必赋予太多褒贬的感情色彩。人性有优点,也有弱点;人性中有善,也有恶。教育就是要多多克服人性的弱点,不断引出人性中的善和美。

之所以谈以上三个维度的思考,是要强调,教育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艰辛,不是教师多读几本书,所有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但教师不靠近书,教育一定会更复杂化、粗鄙化。

教师靠近书,真的读进去了,就会敬畏生命,怀抱生命,让教育慢慢变好,因为书会“将智慧如同耳语一般告诉给我们”(帕慕克语)。书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教育。一所好学校,必以善为底色,传播善念,积累善的经验,因为善是教育的美学。好的教育,即善的教育,致力于让人性深处那些好的东西亘古流传,生生不息。

好的教育怎么做?同样,书会告诉我们:走正道,慢慢来。什么是教育的正道?使人脱贫致富,脱贫,不仅仅消除物质上的贫困,还有精神上的。慢慢来,其实是抵达好的教育的恰当方式。好的教育就是在岁月的长河中,点滴渗注精神含量,所谓熏陶是也。不管时代怎么变幻,我们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人,始终以我们的温暖照亮世界。换言之,教育就是慢慢靠近善、靠近美的生命过程,正如我在《时间镜子里的观念》一文所遐想的:“最美校园的样子,亦即最好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期待:读书,唱歌,聊天,漫步,玩耍,免于各种心灵伤害,不落下任何一颗仇恨的种子……”

书还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好老师首先是一个精彩的平凡人。教师精彩,孩子精彩,教育精彩。当然,好老师还专注于成全人的事业,他循循善诱,让每个人在各自的起点上,不断向前迈进。

书还会告诉我们很多,很多……

好的书,其实就是一座桥,连接着书里与书外、已知与未知的世界,难怪俄国诗人巴拉丁斯基如是颂扬歌德:“能看懂布满星辰的书卷/能同海浪进行对话。”(作者系教育图书编辑,教师阅读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