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家长当先放下手机

发表日期:2018-5-8 作者: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15757878084

近期,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其中提到要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并发出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引导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切实承担起孩子的监管职责。

当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通讯、交际、娱乐等功能的不断泛化使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机不离手、眼不离屏:刷朋友圈、聊天、看影视剧……以至于不少孩子抱怨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妈妈(爸爸)明明坐在自己身边,却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

“这个手机,究竟是什么妖怪?……它又不漂亮,又不能变棒棒糖,可为什么爸爸妈妈都爱它?……脸宝只好跟熊宝玩儿,因为熊宝不会看手机,不会不陪我……”动漫组图《脸宝的爸爸妈妈被手机抓走了》走红网络,激起了众多网友的同感。

现实版“被手机抓走的脸宝爸妈”更让人揪心:“妈妈喜欢玩手机,她经常玩微信、刷朋友圈,还在网上购物,拿起手机就放不下”“爸爸总是在网上工作,我想让他陪我玩一玩,他就不耐烦。”“爸爸(妈妈)陪我玩,妈妈(爸爸)就在旁边看手机”……这样的陪伴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家长沉溺于手机会降低亲子关系的品质,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一是影响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当孩子想向父母倾诉的时候,家长在玩手机或者在用手机处理事情,会让孩子有种被忽略的感觉。父母、孩子各玩各的,易形成一种忽视放任型的关系。长此以往,这种低质量的陪伴或者“精神缺失”的陪伴,既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更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叛逆等性格。

二是会使孩子沦为“手机族”。不少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网络,所以限制孩子对手机等的使用,可家长自己反而做不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一个经常在孩子面前抱着手机不放的家长又怎能要求孩子不迷恋手机?甚至有的家长为避免孩子打扰自己,业余时间就干脆丢给孩子一个手机,各玩各的。本该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天伦之乐时间,由此变成了各玩手机的“低头时光”。

三是夺走了亲子间的美好回忆。父母和孩子间的欢乐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替代的。父母享受与孩子的专属时光、与孩子一起创造美好的回忆是良好家庭氛围的重要标志。如果父母经常玩手机,势必就会对孩子关心不够、交流不多,就会让孩子感到孤独。如果孩子也经常沉迷于手机,就会导致亲子关系冷漠,并引发冲突。

边看手机边看孩子虽然也是在陪孩子,但这种身陪孩子、心在手机的陪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陪,时间再长,对孩子成长也起不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会起反作用。因为亲子陪伴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质量,也就是全身心的投入。为此,建立高品质的亲子关系,家长就要坚决放下手机,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一是转变观念,了解高质量亲子陪伴的重要性。有调查显示,父母与孩子面对面的互动更有利于提升亲子关系质量,从不或较少在陪伴孩子时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家庭,亲子关系品质更好。所以,如果不是非用不可,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更不能玩手机。

二是要掌握方法,多与孩子交流互动。家长应多花时间与孩子交流,尽可能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全心全意地和孩子进行互动,尤其是在吃饭、讲故事、睡觉等这些亲子时间里,更应远离手机。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共同开展、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读书、听音乐、散步、外出郊游、亲子体育游戏等。在活动中,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有效互动,这样不仅能拉近亲子关系,还能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与他人交流。

三是科学利用手机,使其成为亲子沟通的纽带。当下已步入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来临,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免会有一些资料需要查,有一些作业和自我展示要做成课件、音视频或网页等,家长们可以指导孩子适时、适度、科学地利用手机,让手机变成孩子学习的得力助手、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同时,利用手机方便、快捷的功能,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实现实时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使手机成为增强亲子关系的新通道。

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当先请家长放下手机。家长不仅要用身陪孩子,更要用心爱孩子,情与情的互感、心与心的交流才会切实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